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02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生活休闲
2017年02月12日

琢“喜钱儿”

阅读量:2244 本文字数:1074

□ 肖长山

“喜钱儿”,也叫“挂签”“门笺”,是贴在居室门楣上的一种类似剪纸的纸类作品。每年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要“掸尘”,然后把旧的“喜钱儿”撕下来,在除夕日重新贴上新的“喜钱儿”:红色的长方形纸张,剪成镂空的图案,一般中间剪成“福”“喜”等喜庆的字样,在门楣上迎风飘扬,家家户户充满了新春的喜悦和浓浓的年味儿。

儿时,有一次午觉醒来,一眼看到门楣上的“喜钱儿”,心想:这个“喜钱儿”,不就是一张红纸上多几个洞嘛,每年还要拿钱去买,何不自制呢?想到这儿,我就找来几张旧报纸,把它们摊在地上,用厨房的小刀雕琢起来。琢好一看倒还有几分像。我心里十分高兴,忽然想起我有个姨兄,是琢“喜钱儿”的专业户,何不向他去学一学呢?

我兴冲冲跑到他家,看到两样琢“喜钱儿”的工具:一个琢盘,一把琢刀。他说,琢盘是用羊油下锅熬融化后掺进香灰,把它拌匀盛入琢盘内,待冷却后再用贝壳把它擀平;琢刀可到杂货摊上去买。

回家后我就如法炮制。有了专用工具,操作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了。其操作方法,可以说无师自通,技术上也越来越精益求精,质量也逐步提高,可与老手相媲美。我不断改进、创新纹路、图案。有一次设计了一款“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的图案,立刻受到不少商人的青睐,销量非常好。我制作的“喜钱儿”,从纸张的大小、图案的繁简、适用的对象等不同,发展成为几十种不同类型。最大的一张是一整张红纸外加嵌条,叫做“全张”,是贴在堂屋房梁上的,上面要贴好多金字、吉祥图案和胶印的财神像。这种“喜钱儿”用工多,成本高,而利润却很微薄,我卖的时候也不劝购。

在制作过程中,我思想集中专一,由此形成了“三忘”,即:忘了吃饭,每到吃饭时,都要母亲催上数遍;忘了睡觉,每天都熬夜,一直到半夜才停;忘了寒冷,过年前一个月是开工制作的旺季,天寒地冻,干这个行当常常冻得手脚冰凉,但因为喜欢、投入,也不感觉冷。腊月上旬必须加工完成,开始放“喜钱儿”(有给现钱的,也有赊账的),到腊月下旬叫卖、收账停当,有时也会忙到除夕。经过两个月的折腾、辛苦,也会获得微薄的利润,我就十分骄傲地交给父亲,让他去置办年货。过年因此不需要额外掏腰包,全家可以欢欢喜喜过个“肥年”,都因我迷恋琢“喜钱儿”。如今,“喜钱儿”多数是工厂流水线上成批生产出来的,琢“喜钱儿”的手艺不知还有几人会,不久也将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但是,我依旧十分怀念我年少时通过手工劳动给全家人谋福利的日子,踏实而又温暖。今天,还有多少少年用自己的劳动给家人带来幸福?他们都在忙着学习。如果每个少年都有这样类似的经历,也许会更懂得什么叫“珍惜”吧!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