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4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文史
2018年04月20日

皋东杏林传奇

阅读量:14422    本文字数:6590

□ 赵一锋

中华医药,国之瑰宝,皋东地处东部沿海,自古经济繁盛,明清以来,药铺林立,名医辈出,医术精湛,虽近代以来中医药呈现衰微之势,在古代及近现代为本邑民众的生存繁衍功不可没,书写了一段杏林传奇佳话,值得后人铭记。

一、药铺济世长

过去皋东百姓小病求教于药铺店,凭中医的药方抓药,一般药店也有坐堂医生,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西药。据统计清末民国初年,皋东大地就有中药铺119家,遍布各大集镇乡村。

当时掘港有广仁堂、钱泰记、宏仁堂、介寿堂等知名中药铺,其中宏仁堂是百年老店,创于清代,位于上真庙东侧,在北街上三间门面,药柜高大规整,直到本世纪初二号街区拆除该药店还存在,应该属于县医药公司的门市部,省著名老中医季汉源先生家住在附近还常去店里坐坐。马塘有郭太和、李万康、同德生、泰和裕、仁寿堂等药铺,马塘七里镇仁寿堂治疗毒疮的秘方疗效显著,留下了“七里镇的痒疮膏-一把抓”的歇后语;栟茶有卫生堂、天和堂、万福堂等药铺;岔河有叶太和、恒春祥、乾元德等药铺;丰利有葆山堂、种福堂、同春堂等药铺;双甸有天寿堂、春和堂、太安堂等药铺;苴镇有东西生生堂、良心堂等药铺;兵房有大生堂、长春堂、杨同福等药铺。这些药店供应地道药材外,还有丸散膏丹等中成药,做到遵循古法,照方修合,精益求精。也有亦医亦药的药铺,掘港北街永升巷内的天生堂,掌柜的马玉清先生也是中医师,行医销售于一体。过去贫苦人看不起病,有大的商号委托药铺店施医施药。民国初年,掘港四乡八镇的穷人若家有人生病无力求医,就可到南街管家大门堂找族长管大椿说明情况,领取专用空白处方单子,再找正街混堂巷西的名医季少山先生就诊,开好药方子到宏仁堂抓药,费用由管家大门堂资助。

医药性命相关,所以药铺店管理严格。药匣称作“药斗”,分为三格,按照药的性质或者药性味,使用频率来分布排列。性味相反或者外形相似的药物不能放在一个抽屉里,各大药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排列“药斗”。 整个抓药过程程序严格,以防差错。药铺规定顾客必须在柜台以外,伙计照方抓药。抓药前先粗看,如缺哪一味,立刻告知。然后在柜台铺好大小包装纸,依次用戥子称量。称好后包好用麻绳系牢,同时和顾客交代清楚。病人根据药方医嘱煎药,煎药一般用砂锅,锅子不得借人,药碗用完倒扣在桌子下,病好了就丢弃。药渣倒在路上,意思让路人“带灾”。笔者小时候邻居钱家解放前是开钱泰记药铺的,钱老先生常讲起药铺的事情,空了还常帮人加工药材。小时候偶尔去药铺,一般是掏马蜂窝、捡知了壳、采枸杞……卖给药铺换些棒冰钱,想想还是蛮有意思的。

二、医家群英会

古代皋东处沿海荒蛮之地,祖先砟草垦荒,生存条件恶劣,医疗条件较差。那时候“巫医不分”,原始医药由此诞生,口头传说较广,不见于记载或语焉不详,时至今日在乡村仍然有“巫医” 存在。至明清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封建鼎盛期,民间医药随之兴起,药铺、中医遍布城乡,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如皋县衙设立医学科管理医务。明万历年间开始有执业中医,至清代中叶,人口聚集,掘港、栟茶、马塘、丰利等镇渐具规模,中医随之兴起,名医辈出,出现了不少世代相传的中医世家,据《如东县卫生志》载清末民初全县名中医就有82位。

提到如东中医世家,掘港季氏中医首屈一指,小时候常听老人提起,差不多成了本地中医的代表。季家祖籍宁波,约清乾隆年间迁掘港,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是六代中医,三代名医,古有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实属不易。季家大门堂原来在掘港北街,共有六进房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可视作医家宅门的典范。一进是通道,停放自家及来人的黄包车;二进敞厅作诊疗之所;三进为车夫卧室及厨房;四进为季先生及家人住宅;五进是客厅书房,陈设雅致,会重要客人;六进是库房,存放名贵药材等。

清光绪初年,季氏中医第四代季祝三,擅长治愈疑难杂症,被誉为神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季,掘港流行瘟疫,季祝三根据病情,对症施治,带领全家日夜巡诊,倾库藏药材,大锅熬制药汤,救人无数,季祝三名声大噪。季氏中医第五代季少三(1888-1968年),自幼聪颖,随父学医,深得父亲真传。季少三先生专攻医学研究,所著医案、医论、医话发表于全国著名医学刊物。建国后参加掘港联合诊所,将家中典藏古籍经典、注本医案近千策及祖传秘方无偿献给国家。季少三先生医术精湛,笔者小时候就听过季少三先生临终治病救人的故事。1968年,有个环镇的病人病入膏肓,慕名找季先生,那时候季先生已被打倒在家中赋闲,自己身体也不大好。季先生“望闻问切”一番后,开出药方子,病人照方子抓药,后来又来了几次,数月后病人竟然痊愈,特地带着礼物登门感谢,可惜那时季先生已在几日前仙逝,病人垂泪在季家门口呆呆立了好久。

季少三先生传人很多,后来都成为中医骨干。陈道权(1916-1991年),季少三先生弟子,深得真传,认为“温病伤寒原一脉,古方时法实同源”,辩证施治,治论得法,名噪一时。中年以后任教,培养出大批中医人才。郭振(1924-1995年),如皋人,初为季少三先生拉黄包车,后在先生的指导下努力学习中医理论,学成后以针灸推拿济世。其笃信佛教,恤老怜贫,增医赠药,深受病人敬重。这有点“少林寺扫地僧”的意味,印证了季氏医家的博大精深。改革开放后,郭先生积极奔走,为恢复重建国清寺做出了贡献。

季氏中医六代季汉源(1920-2006年),在秉承家学的基础上,考入上海国医学院深造,学成后随父侍诊,后独立行医,屡起险症,名噪桑梓。1951年参加掘港联合诊所,1956年入人民医院中医科。博采众长,借鉴现代医学化验提高诊疗效果,擅长肝病、乙脑、支气管病治疗。著作颇丰,多次在省市县学术交流会上交流,1983年当选省人大代表,退休后仍坚持坐诊。

过去在掘港陈氏中医几乎与季氏齐名。陈朗清(1899-1992年),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江苏省名老中医,擅长中医妇科,对温病研究尤见专长。建国后任县中医院和人院副院长,曾受南京中医学院之邀带班教学。陈先生三个儿子均从事中医药工作,长子陈继明(1919-1989年)医术高明,1952年与朱良春、汤承祖等创建南通中西医联合诊所,为南通市中医院的前身,擅长温病杂症、妇科治疗,后担任省中医学会理事。

马塘周氏中医在省内名闻遐迩,周筱斋(1898-1989年,),专攻内科、妇科。1954年应省卫生厅之邀创立省中医院和省中医学院,卫生部曾授予其中医师证书,为全国名中医。其子周仲英(1921-),国医大师,对中医内科研究造诣颇深,曾担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卫生部药政局品评委员,全国中华医药会常务理事,至今仍活跃在中医学界。

此外,栟茶姚九江、蔡观明,丰利王我春、马久襄,潮桥咸儿康,双甸任生、任大枢,岔河张西垣,苴镇袁振新,兵房施伯支等名中医在医界享有盛誉,民国年间本县发生多次疫病,这些医家扶危济困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佳话。

过去掘港街上还流传陈家大门堂陈先生为通州知州母亲治病的佳话。清朝末年,西街陈家大门堂的陈氏中医医术精湛,是时通州知州的母亲生病,久治不愈,邀请掘港中医陈先生就诊,竟然药到病除,知州母亲遂收其为干儿子。一日知州来掘港陈家做客,知州轿子正欲进陈家大门堂,适时陈先生正要乘轿子出诊,两厢谦让,门堂狭小,进退不得,最后让知州先进。后来知州建议把门堂扩大,但按清代规制,一般人家不得擅自扩大门堂,知州后来询问得知陈家祖上有人中过进士,同意陈家扩建,扩建后门堂可走双轿,知州题写“岁进士”的匾额悬挂于大门堂上。解放后陈家后代不再从事中医执业,许多明版医书都无偿捐献给国家。

民国18年(1929年),国民政府卫生委员会拟通过《盲目旧医以扫除医药卫生障碍案》,即废止中医案,激起全国人民反对。如皋中医研究会会长沙元炳呈送《如皋县中医药联合研究会宣言》,丰利名医吴杏林、赵如珍参加赴京请愿。季少三、欧阳福宝、王我春、马久襄等医届 名流撰文唤起社会舆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废止中医案的倡导者,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其岳母患痢疾西医久治不愈,奄奄一息,后求教京城四大名医的施今墨,竟药到病除,汪即不再反对中医,后在全国上下的反对声中议案废止,1936年《中医条例》颁布,中医药取得合法地位。

三、风雨小洋楼

清朝末年,西风东渐,西医也随之传入皋东,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帷幕。据载民国5年(1916年),夏士龙医生在掘港创办中西医局成为皋东西医的发端,后来栟茶紫东医院,掘港仲华医院相继建立,民国期间本县就有各类西医院15家,笔者猜想这些医院中应该有部分为中西医结合医院,掘港十里墩的石光斗先生民国28年(1939年)在马塘开设光斗医院,其孙石爱亭就讲过他家是五代祖传中医。皋东历史上最著名的西医院当属掘港的小洋楼-国梁医院。

清末有大批海门移民来如定居,蔡氏三兄弟定居在掘港。大哥蔡国梁学医,二哥蔡国栋学营造,老三蔡国柱经商,全家信奉天主教,征得地方官员许可在西街建立天主教堂,同时建立三合厢二层砖木结构洋楼一座,为掘港最早的欧式建筑,洋楼和教堂相得益彰。解放前有大批信奉天主教海门移民定居在镇郊丁家棚儿(如泰运河丁棚桥东南侧),至今风俗习惯不同于当地人。

小洋楼位于掘港北街西头,在西方寺斜对面,旁边的巷子因此得名洋楼巷。当时掘港建筑都是中式建筑,而这座小洋楼中西合璧,阳台雕花罗马柱,楼檐、窗户雕刻装饰西洋花卉卷草花纹,显得格外鹤立鸡群,所以小洋楼在老掘港的心目中还是举足轻重的地位。

起初小洋楼由老三蔡国柱开设“清园菜馆”,后经营不擅关闭,恰此时大哥蔡国梁自法国留学获得医学博士归来,1935年遂在小洋楼开办“国梁西医院”。该院能实施下腹部、难产、截肢等手术,有病床20多个,是当时皋东条件最好的西医院,蔡国梁大夫的医术很高,早就会剖腹动手术。笔者小时候听奶奶说过以前达官贵人有病去国梁医院是个时髦,她二哥生大病也是去国梁医院。可见当时西医医院成为富裕阶层就医的选择,对一般百姓还是稀罕少有的。

抗日战争爆发,国梁医院苦撑开办。1941年小洋楼部分被掘港中学借用,国梁医院1946年停业,后被国名党军队占据,1947年蔡国梁医生去世。1951年县政府由马塘搬掘港,县政府在小洋楼和教堂里办公,老百姓称作“老人委”。笔者上中学时有同学住在里面,常去那里玩耍。那时小洋楼已被作宿舍,大白天去也有阴森恐怖的感觉。2006年一号街区拆迁,小洋楼拆除前,笔者带着妻儿去看看,周围的建筑都已拆除,小洋楼凸显出来,显得格外庄严高大。走进小洋楼,久不住人,一股霉味扑鼻,屋顶几处漏洞,风从上灌下来,木质楼梯地板踩上去咯吱作响,让人后脊背发凉。壁炉依旧完整,各处依然可见当年高贵精致的摸样,但小洋楼老了,随处可见破败之相,看了让人唏嘘感叹。据说该楼作为历史遗存,拆房料被封存,以后会易地重建。

百年风雨小洋楼,见证了如东好多历史瞬间,期待早日重见天日。

四、专科领风骚

过去皋东把医生和教师成为“先生”,含有极大的敬意,事实上很多医学世家亦儒亦医,称为儒医。掘港牌楼巷的罗家即开私塾又开诊所,罗亚屏(1892-1964年)、罗应成(1926-2002年)父子被称为“老先生”和 “小先生”。罗氏祖传中医眼科,罗亚屏先生父亲罗汇川为皋东名医。罗老先生,秉承家学,医德高尚,使很多眼疾患者重见光明。罗小先生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医术精湛,深受患者敬重。除行医外还授课教学,擅长书法,尤其是隶书,笔者在罗家就见过小先生写的真草隶篆四条屏,功力不凡,1959年县烈士陵园纪念碑碑文出自其手笔。

历史上如东民间曾流传这样一段民谣,曰:“印家的嗓子、王家的疮,欧家的眼睛,王家的跌打损伤”,说的是如东清末民初几家中医专科。

“印家”指的是丰利印文中(1844-1924年)、印福章(1893-1946年)、印春山(1915-1981年)三代中医,祖传喉科。擅长用“雄黄巴豆丸”秘方泻下,配合冰硼散、珠黄散等吹咽喉,疗效显著,还用铜钱绿锈入药,据说能够暮吹朝除,很多患者慕名而来。“王家”指的是凌河和凌民交界处北花市街的王大和(1830-1905年)、王藻抒(1851-1919年)、王丽生(1871-1963年)医生,祖传中医外科。王家使用“黄生”专治疮痛。“黄生”为王家祖传秘方,用此药好不疼痛,有毒提毒,无毒生肌,效果显著。 “欧家”指的是丰利名中医欧阳福保(1876-1957年),清末秀才,精通中医眼科,闻名遐迩。为感谢其医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书写“名重扁鹊”匾额赠送给欧阳先生。“钱家” 指的是凌民的钱岳山(1739-1814年)、钱长勇(1776-1856年)、钱云卿(1861-1939年)、钱朗轩(1896-1987年)先生,后迁居掘港郊区,钱家祖传治疗跌打损伤,享有盛誉。其秘方“铁箍散”活血止痛效果明显。钱氏后裔现在仍活跃在如东中医界,尽管钱朗轩先生已去世多年,很多老人有跌打损伤仍要找“钱朗轩”,其实在中医院坐诊的应该是其孙钱忠权大夫,笔者奶奶以前就常闹笑话,钱大夫总是要解释一番。

过去除中医先生外,还有一些民间高人深谙医道,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他们中有和尚、道士、剃头匠、店员、农民……遍布各行各业,治病只是副业,不收取费用。掘港上真观道长李拨云,生卒年不详,所制二龙丹、六一散惠及本地百信,邻县也有人慕名求医问药。掘港的经晓岚(1875-1963年)先生以开照相馆为业,擅长医疮收丹,乐善好施,深受百姓爱戴。镇郊的张大先生,擅长儿科收风,祛除马口疮,在掘港周围名气很大。笔者幼年就曾收益于民间医生。大概两三岁时咳嗽不止,后在布店朱大娘处讨来偏方,她亲自用青鱼胆灌服,第二天就不咳嗽了。四五岁时,不慎双手脱臼,家人把我带到北街“马家佬佬”那里投臼。“马家佬佬”姓马名极能,当时有七十多岁,过去开茶食业的,擅长正骨,古道热肠。只记得左摇右摇,一下子就投好了。我们又在他家玩了一会儿,他家种了好多花,养了好多鸟,鸟语花香,那天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一个子高高的慈眉善目的老人,一个小孩四五岁开始记事,这就是我最初的中医记忆。上小学时常看到有同学腮帮子上图了墨汁,问了才知道是得了“点儿风”(西医称腮腺炎),请先生用墨汁收的,觉得很神奇,直到自己也得了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那次生病找的是邻居陈老先生,沙地人,八十多岁了,用墨块在砚台上磨墨,水一定要是无根的天水,用毛笔蘸墨汁图在腮帮子上手不停打圈,口中念咒语,只听懂最后一句“早点早好”,第二天果然就好了,真的很神奇。据说会“收风”的人生前教了人自己就不灵了,只有临终传给别人,陈老先生最后也没收到徒弟,现在人不愿意学这玩意了。

五、岐黄新篇章

过去皋东中医水平普遍较高,整体合作,组织严谨。国医大师朱良春在如东中医院岐轩馆设立时就题字:“如东中医院开办较早,医术精湛……”,可见如东中医在解放初期人才济济,在江苏医届享有盛誉。

解放后如东中医展开了新的篇章。1958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与掘港联合诊所合并成立“如东县中医院”,地址在掘港砖桥西,建院时属于民办性质,设门诊内科、针灸两科室,后增设住院部。1954年县卫生协会召开中医药代表座谈会,成立研究小组,定期学习、交流经验、指导全县中医药工作。1959年经省卫生厅批准转为全民所有制医院,1960年增设门诊外科、儿科,病床达到30张。后全县以老带新,培育大批中医人才。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医药收到冲击,名老中医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1968年中医名家季少三蒙冤去世。

解放后,一些民间医生接受政府培训,提高技艺服务基层民众。如:蔡小萍(1907-1990年),掘港镇人,人称“蔡家巧儿”,婆母接生为业,其师承婆母,精研接生技艺,青出于蓝。后接受现代医学培训,加入掘港公社医院,技艺更加精湛科学,往往能化解难产,使母子(女)平安。“蔡家巧儿”在掘港及周边非常有名,接生长达几十年,往往一天接生好多个,有祖孙三代是其接生,深受社会民众赞誉。笔者出生时母亲难产,原来请的医生见势不妙脚底抹油走了,幸亏又请了“蔡家巧儿”才顺利生产,我的小命是蔡婆婆救的,真心感激她,当年她已是好七十岁的老人了。蔡婆婆来我家之前上一家在我大表舅家接生,生了个女孩,来我家时说:“这一批要转男孩”果然灵验,民间对其奉若神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医药受到重视,焕发出活力。县中医院迁址到三元池畔,为季少三先生召开追悼大会,平反昭雪。各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设立恢复中医科,同时开展开展中医药培训,提高基层医生医疗水平。2000年如东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2017年7月县中医院迁址经济开发区,布局合理,提档升级,院容院貌焕然一新,近期晋升为三级乙等医院。

千载中医,百年浮沉,如今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难觅往日的风光,围绕中医药的争论至今仍未停止。拨开历史迷雾,剔除封建的糟粕,中医药应该已回归本真,才能历久弥新,获得新生。一段皋东杏林传奇,今又续写新的篇章。

参考书目:《如东县志》、《掘港镇志》、《如东卫生志》、《如东大观(历史人物卷)》。

中医名家季少三先生

牌楼巷罗家中医眼科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