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残膜回收利用
“白色污染”变绿色发展
□ 全媒体记者 黄莉莉 朱南州 包玉龙
阅读量:798 本文字数:1851地膜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增温、增产的作用,因此被大量使用在田间地头。过去,田埂边废旧地膜随处可见,数量庞大的废弃地膜被随处乱扔,长此以往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去年年底,我县在大豫镇组织实施春西兰花生产基地地膜残膜回收利用试点项目,目前西兰花已经进入采收阶段,地膜回收工作也正在进行中,预计到6中旬能全部回收并验收。
现状:重使用 轻回收
地膜残留导致“白色污染”
地膜覆盖对农作物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等作用,帮助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去年全县地膜年使用总量456.5吨,回收314.5吨,回收率68.9%。
“地膜的使用能让春西兰花更加容易成活,因为春西兰花在种植时是在冬季,气温较低,利用地膜种能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西兰花生根成长。”薛勇军在大豫镇巩王村共流转土地580亩,每年种植两茬西兰花,地膜只用于春季西兰花。薛勇军告诉记者,每年等到西兰花采收之后,用机器将地膜打碎在田里,但是他发现,打碎在地里的地膜后不利于后茬西兰花根须的生长,下一茬生长出来的西兰花参差不齐,他们进行研究分析,把菜根拎出来看,原来菜根在碎的地膜中长不出来,根系全部烂掉了,导致西兰花减产15%。
地膜残留会产生怎样的污染?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如果地膜在土壤中残留,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土壤板结,而且会影响西兰花的生长发育,甚至影响到产量。由于没有规范的标准,大量的地膜使用后不易回收,有些种植户将地膜卖给废品收购站,不仅收购价格低,而且回收地膜要增加人力成本,1亩地将近12元,种植户的回收意愿不大,在一定程度上给农田造成了“白色污染”。
问题:缺管理 少意识
地膜回收积极性不高
这段时间,大豫镇强民村丰润蔬菜基地的田间地头和仓库里一片忙碌,工人们忙着采摘西兰花,装篮上车。临近中午,阳光正烈,采收结束的田块内,还有几个工人正在将地膜捡拾起来装袋,运到附近的地膜残膜回收点。
丰润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建新种植西兰花已经20年。在近10年内,他发现使用地膜后不回收,不仅对后茬作物的出苗、生长都有影响,而且还污染土壤,所以每年他在西兰花采收之后,都会组织工人清理农田内的地膜。“我们家基本上大部分会回收的,最早的时候放在田头、沟边,有收垃圾的人会捡回去。”朱建新告诉记者,由于地膜比较薄,再加上含泥量较大,很多收购站都不愿意收购。回收网点不能满足地膜回收的实际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膜的回收。
“以前我们县里面广大种植户用0.01毫米以下的地膜,因为这个地膜比较薄,回收比较困难,有一些农户通过深埋、旋耕,地膜就残留在地里面,长此以往影响耕地质量和农作物的生长。”县园艺站站长韩益飞说,长期以来广大种植户对废旧地膜的回收利用意识淡薄,虽然农业部门一直宣传废旧地膜对环境的危害,鼓励大家回收地膜,但广大种植户的回收积极性不高。
出路:促监管 提质量
提高地膜回收利用率
去年,我县出台了《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去年12月,县蚕桑园艺站在大豫镇举办《农膜生产应用及回收利用》培训班。由大豫镇政府实施的春西兰花生产基地地膜残膜回收利用试点项目,被列入2018年省对市县转移支付专项项目。
据了解,大豫镇春西兰花生产基地地膜残膜回收利用试点项目总面积4224亩,总共涉及到农场社区、强民村、徐征村、巩王村等10个行政村,28个家庭农场。“我们农业中心配备了3名人员,专门服务指导现场工作,将地膜全部回收,保证项目的实施完成率达到100%。”大豫镇农业中心农机科科长丁建平介绍,前期镇上已经举办了2次培训班,2次现场观摩,把项目的实施要求进行了对接,同时建立7个废旧农膜回收点,安排专人收购,过磅过重,然后送至回收厂进行处理。
过去大多数种植户使用的是0.01毫米以下的地膜,机械回收难度大,只能依靠人工捡拾,而回收的人工成本又太高,种植户们不愿花钱去回收。大豫镇在实施地膜残膜回收利用试点项目后,统一购买0.01毫米以上地膜,通过提高地膜质量标准来提高回收率,从源头上促进残膜回收利用。“我们示范地集中采购了12多吨的地膜,计划回收10吨以上,希望回收95%以上。”韩益飞说。
除了做好监督管理、回收工作外,废旧地膜再生利用也是一种途径。根据人居环境的整治要求,在各镇区人口密集区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送微信等形式加大宣传,让广大种植户和社会各界都充分认识到残膜对环境、土壤的严重危害,种植户杜绝使用0.01毫米以下的地膜,同时各镇区也要建立废旧农膜(包括废旧地膜)回收点,回收下来的废旧农膜(包括废旧地膜)统一按照市场的运作方式,出售给塑料粒子加工企业加工成塑料粒子,并对种植户实施补助,提高收购农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