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8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如东记忆·商贸
2020年08月07日

“四白兴” 商贸旺

——如东县掘港镇商贸发展史略(上)

□ 刘 刚

阅读量:1247 本文字数:3357

管慎记纸马店

 

如东“据江海之会,握襟带之薮”地处黄海之滨,属季风副热带海洋性气候,拥有大片的农田和海滨灶地,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历来盛产粮、棉、鱼、盐、猪、禽、茧,以铁、木、竹、草为原料的手工业遍布城乡;20多个大小集镇分布均匀,水陆交通也较方便。天时地利、人杰地灵,给商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作为如东县城所在地的掘港镇,自明、清以来,一直是盐、鱼、粮、棉“四白”集散地,商贸云集,市场繁荣,曾有“小扬州”之称,是全县商贸活动的中心。

 

20世纪80年代砖桥东侧老布店

 

大豫盐垦公司张骞办事处旧址

 

“掘港”这一地名的来历,说法不一。一说古代这里地处海滨,附近缺少港口,人称“缺港”。因“缺”字为当时统治者所忌讳,于是用同音字“掘”来代替,故叫“掘港”;另说唐代李承主持构筑捍海堰后,天降大雨,内河水涨,不得排泄,酿成水患,便在这个地方掘开捍海堰放水入海,于是“掘港”的名字就叫开了。掘港异名宾山,宾是贝壳的类称。民国22年(1933年)的《如皋县志》载有邑人黄端著《宾山赋》:“土人取虫车蛾(文蛤)弃壳海滨,累积成山,高十余丈,上耸一峰,望之若浮峦孤屿出没于云涛中。今海潮荡涤,有其名耳。”“掘港”地名,最早见于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国僧人圆仁所著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

掘港始建于唐大和五年(831年),自明初形成市镇,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掘港从昔日的浅海沙滩变成颇具规模的海滨小镇。40年代中叶,掘港的范围包括掘港区、掘东区全部、苴镇区大部以及马塘区的一部分。1951年11月,如东县人民政府经政务院批准,由马塘迁驻掘港,使掘港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八十年前所摄东包场(盐仓)

 

掘港的商贸业若是追根溯源,可以说端始于盐、鱼、粮、棉“四白”的兴起和发展。唐宋时期,随着盐业的开发,掘港镇逐步形成了与盐有关的商贸集市。后来,渔业的新兴,又给商贸业增加了大宗商品。自唐代筑捍海堰后,堤内土质日淡,植棉种粮,农业始兴,并陆续发展了一些工商业,但以个体和小型为主,以手工业生产和供应日常消费品为市场特色,属于小商品经济的格局。民国年间,掘港镇市面逐步拉开,老铺旧肆整新店面,各种商号强挂招牌,街坊日趋繁荣,有五里长街之称。抗日战争前,掘港商贸业出现过繁荣的景象,全镇有大小商户2250多家,经商者达16500人,成为如皋东乡商贸业市场的中心地区。1941年日军入侵掘港,全镇商贸业惨遭践踏,迅速衰败,许多商店停止营业,像大豫盐垦公司、大咸官盐栈、南通大生纱厂和海门大生三厂收花站、南通春源恒、如皋石合泰等五洋批发商在掘港的分号,全部歇业解散。日军侵占期间,掘港镇资源不足,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市场萧条。有的商人将物资变换成资金外逃;有的商人把商店资金分散转移到农村;也有大店改小店、小店改摊贩。剩下的一些商店,即使营业,也由于日伪政府摊派捐税,百般搜刮而无利可得,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据1945年10月统计,仅在掘港被日军占领的头4年中,由于日伪的绑票、封锁、掠夺就有42家商店倒闭,裁减店员447人。但在附近的抗日根据地,仍然有“流动商店”(有时武装保卫)进行商贸交易。1947年1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掘港后,市场形势继续恶化,不少商户纷纷关闭、歇业。在14个月中,大小商店、作坊由981家减至549家。1948年春,掘港镇解放,人民政府发放商贸贷款,支持私营商贸业恢复营业。1950年,掘港镇私营商业达到852家。以后,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掘港镇的商贸业经历了几度起落。改革开放以来,掘港镇商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商贸业为主,多种所有制商贸业并存的新格局。

 

食盐产销历史悠久

 

掘港沿海地区,历史上柴草资源丰富,为大量烧制食盐提供了有利条件。仲夏至秋冬,常有连续数日或数十日的晴天,便于晒灰制卤烧盐,每一立方海水可产盐27.5公斤左右,历来以“煮海水为盐”著称。几个世纪以来,食盐一直是掘港的主要产品和交换物资。唐大和五年(831年)设置如皋场,专营盐政。宋代为如皋县掘港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始建盐课司,设大使和副使,主管盐课及地方行政事务。掘港场到清末历任大使共61人,其办事机构称盐课司署。清乾隆年间,掘港场每10灶设1灶长,主管各灶煎盐事务。各灶煎盐之户,均有灶场一面,附有草荡数百亩,柴草尽供煎盐,但属经营食盐的盐商私有。

元、明、清三代,掘港场的盐业生产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据清嘉庆年间《两淮盐法志》记载:掘港场有灰场1416块,卤池2284口,灶房4684所,盘铁146角,锅3688口(盘铁为泼取盐之工具,锅分别为煎煮小粒盐的工具)。灶丁6366户,17279人,草荡153560亩,沙荡11124亩,仓基11亩。旺产每旬煎盐5920桶(约118.4万斤),歉产每旬煎盐2960桶(约59.2万斤),定额年产食盐88800引,折盐177600桶,计3552万斤。

 

丁普照菜馆遗址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甲午赔款、庚子赔款等都是以海关、邮政和盐税作担保的,因此盐税不断增加,盐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也日益加重,盐民辛辛苦苦烧出来的盐都被官商盐霸低价强购,盐民所得无几,生活极为困苦,故有“盐花子”之称。盐民除深受残酷的剥削之外,还遭受税警队、缉私营盐兵的祸害,他们横行霸道,以缉私为名,敲诈勒索、为非作歹,课税日重,缉私日紧,盐民日苦,盐业遂日衰。民国元年(1912年)统计,掘港场仅存盐灶811副,锅1440口,分别只及嘉庆十一年(1806年)的1/5和2/5,年产食盐仅13万桶。清末民初,因海潮外移,废灶兴垦之风日甚,柴草逐步减少,加之煎盐成本加大,煎盐生产日趋没落,掘港场与丰利场合并,称为丰掘场。民国6年(1917年),南通张謇在掘港镇的南街东圈门巷和东镇东9公里的大豫乡,创办了大豫盐垦公司,原掘港场的盐业生产纳入该公司经营,年产盐10万桶。抗日战争后期,因私垦渐多,草田减少,盐业生产规模进一步缩减。抗日民主政府撤销丰掘场,将剩余盐灶纳入余东盐场和吕四盐场,改称余丰场,部分盐民逐步转向渔业和农业生产。新中国建立初期,掘港东部沿海地区仅有盐场面积5390亩,灶362副,锅981口,从事盐业生产个体盐民2288户,10825人。1952年,盐产量为13898吨。1958年初,在掘港东南七管河外,新筑海堤11.5公里,围滩16020亩,兴建如东盐场,将煎盐改为晒盐,为盐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八十年代初期,原盐产量稳定在15000吨左右。1988年,产盐量突破2万吨,达20400吨。

 

环镇古运盐河故道

 

食盐的销售,历代均由官方直接控制。明清时期实行官督商办,由盐商出价向官府购买灶荡,自设商灰场,煎灶。官府给盐民贷款,并提供煎盐工具,尔后设垣口通过盐商向盐民收购食盐,销售至外地。清乾隆至光绪年间,掘港市面上盐店林立,先后有72家之多。其中颇有名气的有怀义、聚兴、吉兴、裕丰等盐店,而资本雄厚、规模较大的盐店要数吉兴。他们在掘港购买东街龙王桥外和岸街西藏桥外的土地,堆储大量食盐,此场地称为“垣口”又叫“包场”。场地上大小堆垛数十个,大者每垛储盐达十余万担,小者每垛储盐5万—6万担。远望好似积雪之山岭,旧日宾山八景中之“盐岭积雪”即来自于此。食盐包装以蒲包加套包。食盐外运,清初由泰州坝转运,同治年间改由石埠转运。运输时,一般用牛车或船从盐灶运至公垣,再由垣商通过运盐河(亦称串场河)转运各地。民国6年(1917年),淮南官盐局又在南通设立大咸官盐栈,在掘港设立分栈,专事食盐批发,并负责本地食盐销售。解放后,食盐一度由商业经销,后改由盐务机构专卖。

“鱼盐胶膈市,车马洛阳街”。昔日之掘港,盐店的兴旺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浴室先后有五家之多(宾浦池、三庄池、合兴池、温泉池、第一池),其中合兴池的服务对象多为包场盐民。扬州盐商大都携带家眷,设有公馆居住,生活奢侈,吃喝讲究。这对掘港市场影响较大。掘港镇菜馆制作的“狮子头”、“珍珠烧卖”等肴点,风味类似扬州。连风俗习惯,也有与扬州相同之处。旧社会掘港妇女每逢节日喜欢购买扬州绒花作饰品。掘港的“小扬州”之称,源出于此。盐业大兴,市井繁荣,客商近悦远来。抗战前,有一些外地的批发商到掘港来开设分店,如南通春源恒、如皋石合泰五洋店、南通德兴铜锡店等均在掘港设立分号。这段时期,掘港的“赵、钱、孙、李”四大商号—赵永升酒糟坊、钱仁记粮行、孙锦记油饼行、李德昌祥京贷店,远近闻名,代表了当时掘港商贸业繁盛的景况。

 

水产市场名闻遐迩

 

古时掘港海岸绵延,港汊纵横,加之靠近长江口,饵料丰富,因而海产品资源丰富,盛产各种鱼虾蟹贝,常见的有100种以上,以黄花鱼、鲳鳊鱼、虾米、文蛤、海蜇、梭子蟹等海产品为多。

 

二号街区原云浦桥西“掘港商业公会”遗址

 

(未完待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