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我的启蒙老师
□ 高丰
在支部党员活动日上惊悉,我的职业启蒙老师王士桂走了。这让我非常愕然,好好的一位长者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他虽年过八旬,但在我的印象中他的身体还是硬朗的,没有什么闲病,走路骑车都很好。最近一次是在菜市场买菜与他偶遇,相互交谈犹在耳边。他走得那么突然,那么匆忙,也一定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无限 眷恋就这样安然地走了。不说别的,起码我欠老师一句谢意!
老师,您在和我短暂而又十分关键的时段相处,身教重于言教,您已经在我内心树起了崇高的技术和人格形象,并深深地影响着我以后的为人处世及工作态度!然而,可惜的是,我这样一句肺腑之言都没来得及当面对您说。若上天有灵,请您接受我一拜!老师您走好。
上了年纪的人都有怀旧的习惯,我也一样。在得知王老师已故噩耗节点上,钩起我与老师相处的那朝朝暮暮。我是1981年夏季毕业分配到如东县狼山鸡种鸡场工作的,当时鸡场除了狼山鸡育种外,还有进口长白种猪的繁育推广任务。老师负责种猪一块的技我在种鸡这边。由于鸡场就那么几个从事畜牧技术的人员,我与他就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我总是借机请教技术与他频繁交流。他非但没有一丁点儿先入为主居功自傲的颐指气使做派,只有对后辈的关心指点,这让初入职场的我感到莫大的欣慰。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我慢慢地适应鸡场的工作环境,自觉积累实践经验,逐步胜任工作。也在此时,老师也到鸡场这边工作了,我们相处更密切了。他虽然长期在牧场工作,却依然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场内规章制度,从不放纵宽容自己的随性和懈怠。在业务工作的关键时刻加班是常有的事,他没有怨言,这充分体现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热爱工作敬业进取的闪光点。他在忙碌的工作中,同样没有放弃学术研究和交流。我清晰的记得,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他在学术期刋上发表了又一篇论文,他用稿费买了一大脸盆的新鲜海虾等犒劳我们,就算我在此后参加过无数次宴席,都与老师那餐发表论文的庆功宴是无法比拟的!
老师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在花公家的钱时也是如此,这体现出来的是他的优秀品格。我在鸡场工作中,有幸与他出了一趟公差,去南通办事。当时的工作节奏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可想象的,就是慢。我们当天的事没办完,他就带我到浴室住了一宿。因为浴室前半夜营业洗浴,后半夜就从简开旅店,图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多赚钱;我们投宿是因为比住旅馆省钱。每个人只花了七毛钱。他这样的行事方式,从小处想是抠门,从大处看是廉洁。
老师虽然是老牌知识分子,但因为那个年代的无奈,他妻子和三个上学的孩子都是农村户口,靠他一个人的工资收入维持一大家子的生活确实是捉襟见肘的。但无论生活有多难,他都始终保持着知识分子坚韧不拔苦中作乐的气节,他与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时弊格格不入,他的处世之道对得起他鼻梁上支起的那副近视眼镜。他曾经为妻子“婚进”转为农牧场职业也向组织请求过,但他不会为此献媚讨好走后门,他所期待的是个人愿望与政策规定的合拍。
我在鸡场工作四年被调到县畜牧兽医站,因为业务上的关系,我与老师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过。他的技术职称获副高级,行政上被任命为副场长直到退休。
我的老师王士桂是一名党员,我称他为同志;他是一名兽医前辈,我又由衷的称他为先生。他在同志和先生的称谓上都已划过闪亮的光,他不虚此行,值得如东兽医业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