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9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2年09月23日

“管用”的话与“官用”的话

□ 文舒

阅读量:377 本文字数:989

近来笔者关注到两件事。一件是发生在身边、笔者自己经历的事,一件是发生在外地、从媒体上看来的事。

一件事是,不久前笔者参加了我县某地邀请村民代表参加的一次汇报会,会上镇、村好几位干部发了言,汇报乡村建设成绩,谈未来发展的打算,但效果却不尽相同。有人照着稿子念,台下人昏昏欲睡,有人甩开稿子讲讲土话,村民们倒听得津津有味。另一件事,是网上刷屏的一则新闻。安徽肥西县委书记陈伟在一线处置公共事件,短短几分钟内,通俗易懂地介绍政策,实事求是地为群众解决问题,现场掌声不断。报道说,当地正在着力落实讲话中承诺的事项。

笔者就这两件事来说一件事:讲话。

做官行政,离不开讲话,但怎样讲话却是一门学问。在一些正式、严肃的场合,例如每年的“两会”,讲话离不开事先写好的稿子,不能随意脱稿发挥,这是由一些特定的要求决定的。这样的讲话不妨称之为“官用”的话,它有着浓重的政治性,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谋定方略、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更多的日常场景下,领导干部的讲话,本意都是奔着一些具体对象、具体问题而去,听者多是下属或群众,讲话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这就需要说一些“管用”的话。

文以载道,言为心声。领导干部的讲话,也关乎党和政府形象,更是老百姓观察聆听的焦点。讲话切中要害,百姓拍手;讲话云山雾罩,听者昏昏。现实中,该讲“管用”的话,却讲成了“官用”的话,面对基层群众、面对具体问题,“官话”就显得大而无当、效果平平。中央提出转作风、改文风,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要求“尽可能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就是希望群众能多听到“管用”的话。

基层干部的讲话交流,并不是理论研讨,朴素是最好的面貌,接地气是最高的水平。不过,说“管用”的话,把话说到群众的心坎里,也并非那么容易。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针对工作需要,将语言加以改造,要用新鲜的意象来传播稍显艰深的政策,用“下里巴人”的语言来说明“阳春白雪”的道理,用一针见血的见解来替代言之无物、穿靴戴帽的空谈。

要使语言改造获得成功,讲出“管用”的话,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在日常工作中紧贴基层,紧贴群众。只要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讲话也能成为生产力,激发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如果更进一步,把“管用”作为起草讲话、指导实践的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即便是“官用”的话,本质上也会变成“管用”的话,才能为广大群众所乐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