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种好田”做“减法” 为“种田好”做“加法”
□ 季节
通讯员 赵卫东 摄
无人驾驶、一键收割、北斗导航……如今,越来越多的农业新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玩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具体到“种田”这件事上,笔者认为,就是要为“种好田”做“减法”,为“种田好”做“加法”。
为“种好田”做“减法”,着眼点在一个“种”字。中国是农业大国,我县是农业大县,伴随时代发展,种田这件关乎生存的传统大事,面临田多人少、种地老龄化等现状,在此情况下要把地种好,必须依靠高水平农业科技为硬核支撑。通过科技赋能,“云端”管理,一方面,让无人机械可覆盖农作物生产种植的每一个环节,将作业人员从“面朝黄土背朝天”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智能化水平和作业效率;另一方面,农业是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影响的弱势产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因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导致收益低下,如今,让科技创新的活水渗透到田间地头,以科技之“长”,补传统农业之“短”,让种田更省心,才能真正有利于把地种好,种出效率,种出价值。
为“种田好”做“加法”,关键词在一个“好”字。中国式现代化一个重要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此过程中农业农村起到基础作用。科技创新发展出越来越多“无人”种植的场景,但最终的目标,是要创造越来越强“有人”的磁场。端稳中国饭碗,实现粮稳天下安,需要大批有生力量投身农业,追梦原野。农业强国的意义,不仅在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升级,更在于实现农业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的与时俱进。数十年来,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取消农业税,从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到鼓励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无不体现着农业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压舱石”地位。推动从“种田苦”迈向“种田好”,要通过制度、政策等体系化改革,突破农业人才瓶颈,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人才、资金、技术等拧成一股绳;要通过农技推广、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引领带动更多小农户挑起“金扁担”,推动新品种、新技术落地见效,让种田真正由一件“苦事”变“好事”。
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更多有力举措,为“种好田”做“减法”,为“种田好”做“加法”,我们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新农人带动形成更多的“致富共同体”,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