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掘港名票宣长庚
□ 赵一峰
如东县城掘港曾有一位超级京剧票友宣长庚,他酷爱京剧,专研京剧艺术,与当时国内京剧名角、戏剧理论家等多有交流,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屡有文章发表,颇具影响。近日笔者在旧书摊购得宣先生京剧随笔《蠙山顾曲集》,读后发现是一本有着较高京剧理论水平和地方文献价值的专著,恰如东日报编辑徐海峰约稿,希望我写写宣长庚,冥冥之中让这位宣先生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记录一段梨园外的过往。
宣长庚祖籍合肥,祖上从清朝避乱举家搬至东台县安丰场,后又迁至如皋县掘港场(今属如东)定居,世代经营酒行糟坊。笔者推测,从时间上看宣家应该是因躲避太平天国战乱迁到东台安丰,因生意再来到掘港。宣长庚家住掘港西街尹记巷,笔者家住东街。笔者与宣长庚并不熟悉,只是从伯父、父亲、以及一些朋友口中得知一些片段,也只是存在青少年时期的记忆里,只知道他是掘港小菜场经理、京剧票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宣长庚热爱京剧源于掘港这方土地。过去南通地区有句梨园俗语“里下河的班子难过掘港和石港”,意思是从里下河来的戏班子就怕到掘港和石港演戏,原因是当地的戏迷、票友水平高,一般的戏班子很难站住脚。甚至有演员学艺不精被轰下台,甚至演不了几天戏班子就卷铺盖走人的事发生。为何掘港、石港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呢?历史上石港是两淮盐运通州分司的衙门驻地,管理吕四、金沙、余东、掘港、丰利、栟茶等十个盐场,掘港是重要的淮南盐场,同时也是如皋分县的驻地,盐商为了就近到产地收购在盐场设立机构,很多盐商定居下来。老人讲“盐是无本大利”,盐商“富可敌国”,业余消遣离不开看戏。乾隆末年徽班进京催生了京剧,盐商多为徽州人,因此京剧在两淮盐场扎下了根。笔者认为这句俗语也不单单指掘港、石港,其实淮南盐场京剧均较为鼎盛,史载清代中后期如皋东乡有全福班、庆福班、四喜班、聚友班、联胜班等戏班子,均为活跃在里下河、通州、盐城等地的京徽(昆)班,一些戏班子常年在掘港、栟茶、丰利等地演出,遂定居下来不走了,如杨洪春的联胜班、赵长保的双福班等。宣长庚生于斯长于斯,在这股梨园风气的熏陶滋养下,醉心京剧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2008年宣长庚出版随笔《蠙山顾曲集》,作为当年江海文库系列丛书的一册,此书分为梨园拾零、门外谈艺、戏里戏外三部分,收录文章129篇。这些文章大多是历年来其发表于《戏剧电影报》《中国京剧》《申报》(台湾)等报纸期刊上的文章,此书可视为他一生戏文生涯的总结。
宣长庚受父母熏陶耳濡目染,痴迷京剧,唱麒派老生唱得不错。他当过饮食业店员、会计,小菜场会计、经理,虽说只是小学文化,但丝毫不影响他写出京剧的评论、杂谈等理论文章,体现出一定的专业素养,可见其用心之“专”。他曾说过喜欢京剧不仅要会唱,最好要懂得与戏剧有关的历史知识,了解京剧的知识点,如各大流派的源流等,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品味。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三不”,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业余时间都用来研究京剧,他不大的卧室摆满了各类历史、戏剧书籍,平日手不离卷。《蠙山顾曲集》中第一篇《“箭蟒”不与“箭衣”同》,京剧《胭脂宝褶》中永乐大帝穿着打扮与众不同,即不同于一般帝王“蟒袍”,又不同于武生“箭衣”,即使很多老艺人、老票友也说不清道不明。宣长庚认为准确的说法是“箭蟒”,看似平民武生的风貌,又不失帝王的尊严,这一观点得到了戏剧专家的认可。
熟悉宣长庚的人都说他是“大炮”,心直口快,带有市井气,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笔者小时候就听到说他是个“怪人”,不太好打交道。1993年,山东京剧团来南通演出,张派青衣薛亚萍挂头牌,在南通文化宫连演三天,戏码是《玉堂春》《铡美案》《四郎探母》,《江海晚报》刊出一篇特写和一篇剧评《薛亚萍与张派》。不久《江海晚报》的编辑吴盈接到宣长庚的电话,宣长庚认为薛亚萍厚此薄彼,看不起县里的观众,《江海晚报》不应如此捧角。他在电话中火药味十足,问其缘由才知道此前演出的一站是如东,偏偏薛亚萍在如东缺席。吴盈解释薛亚萍是因“探母”而未到如东,虽经解释宣长庚仍然不十分信服,却意外“不打不相识”,成为《江海晚报》的常客。《蠙山顾曲集》中《不耻下问》一文提到全国知名戏剧评论家张古愚在某报刊文《萧太后和佘太君是两个行当》,文中指出“萧太后是刀马旦,杨延昭是文武老生”,对《四郎探母》中的两个人物的行当分工作出定论。宣长庚对此提出不同观点,纵观整出戏萧太后并不扎靠戴雉鸡尾,应该是以唱为主的“青衣”,杨延昭整出戏并无武打,应该是“二路老生”。张古愚是戏剧评论权威,宣长庚敢于提出,可见其“直”,不迷信权威,也是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宣长庚热爱京剧,热心为地方“票界”做事。1985年掘港京剧业余协会成立,宣长庚是活跃份子,常常牵头与周边县市、乡镇票房联系,组织活动。笔者亲口听我父亲说过,1990年左右宣长庚为县城票友有个好一点活动场所找过他。因为古池居委会的活动场所条件较好,我父亲当时担任古池任居委会主任。父亲欣然同意每周日下午在古池居委会票友活动,这样票友活动的条件得到了改善。宣长庚曾说过,喜爱京剧要广交京剧界朋友。对于一个地方票友,面对全国的名角一般是持敬畏态度,但宣长庚则不同,他敢于在相交中提出不同观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各大京剧团都曾来如东演出,宣长庚结交了不少名角朋友。1983年武汉京剧团来如东演出,演出之余团长关正明逛街,宣先生主动上前打招呼,两人一见如故成为朋友。后来上海京剧院李炳淑、齐淑芳、孙正阳,江苏京剧院黄孝慈、王琴生,北京京剧院赵燕侠等名角来如东演出,宣长庚主动联系接洽,探讨京剧艺术。1988年,上海京剧院李炳淑来如东演出,演出前宣长庚还专程把她带到掘港西街的“南通艺人之家”看望了那里的老艺人。老艺人们非常感慨,没想到上海的名角还如此看得起他们,其实这里面隐含的是宣老的古道热肠。赵长保是如东京剧界前辈,曾任南通京剧院院长,退休后为安置南通地区无依无靠的老艺人创办了“南通艺人之家”,因为他肚囊宽阔,宣长庚自然成为其忘年交。此外,宣长庚与京剧音配像总策划叶厚荣,上海戏剧学校朱文虎,省戏剧评论家金恩渠,省京剧院赵润、江燕夫妇,南通名票金笑兰等都有交往,为丰富如东京剧票友界联谊做出了一定贡献。
宣长庚总共在国家、省、市、县的报纸期刊发表关于京剧的评论杂谈、轶闻掌故300多篇,可见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蠙山顾曲集》只是收录了其中的一部分,从行文风格看,整体是江海丛书的编辑整理后的风貌。《蠙山顾曲集》收集了如东当地京剧行、票友界的一些掌故,都是地方志书所不载的,史料价值极高。上世纪四十年代,京剧名家刘玉麟、刘玉琴、刘玉霞兄妹来掘港演戏,是首次来掘港演出的京剧名家。刘氏兄妹系苏州人,解放前在上海演戏,1948年举家去台湾组织“筱刘玉琴剧社”,举办台湾海光剧校,培养了大批人才。掘港清末民国以来票房众多,有文字记载不多,《忆蠙声剧社》一文详细记述了当时掘港较为有影响的一个票房。蠙声剧社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由镇上的一些文人、老板、高级职员组成的票房,正常活动在北街陈家大门堂内。蠙声剧社活动很多,除在票房活动还能组织彩唱,一次在城隍庙外演出《乌盆记》,观者如堵。抗战胜利后,蠙声剧社关闭。如果不是宣老的挖掘和记载,这些往事掌故早就淹没不为人知了。
2013年2月21日下午,耄耋之年的宣长庚坐人力三轮车,来到如东日报编辑部取稿费。正当他走出大门时,徐海峰、徐继康两位编辑叫住了他,他们是多年的好友,大家谈了很久。当时宣长庚身体已不是很好,他们意识到以后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特地合影留念。此后宣长庚的身影就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
2014年10月宣长庚去世,他的心血和光芒永远留在了《蠙山顾曲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