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读《扶海乡音——如东俗语辑注》
□ 李明 虞建宣
如果有一部书,能教导你懂得如何做人,如何成才,如何交友,如何避祸;还能让你像经验丰富的老农那样打理好农作,尤其还能让你像三国时期的诸葛先生那样观天象、察万物,知天气变化,预测风云变幻,这样的书你愿意读吗?
有这样的书吗?有!
近期广陵书社出版的《扶海乡音——如东俗语辑注》(以下简称“乡音”)就是这样一部书。此书由政协如东县委员会老主席翁士豪先生编著,他带领县内有识之士,广泛发动群众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的材料搜集队伍,历时十载磨成一剑,整理入书8000余条语目,汇集成如东俗语大观,并逐条加以注解,成为如东地方文化建设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也是从中国语言学的七宝楼台上采下的一朵鲜花!
扶海大地有2000多年历史,这近万条语目是县境内世世代代的先民们生活生产的智慧结晶。不妨听听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一些箴言吧!
“儿时不用功,到老一场空。”
“不怕少年苦,就怕老来穷。”
“是神归庙,是鬼归坟。”
“做官一时,做人一世。”
“无事骂人三分罪。”
“好个人千难万难,恼个人三言两语。”
“路直有人走,人直有人逢。”
“千日造船,一日渡江。”
“千金难买一颗真心。”
“求人都是假,跌倒了自己爬。”
“熬过九天就是春。”
“不饮过量酒,不贪意外财。”
“失礼应赔礼,得理让三分。”
“远处烧香,不如近处积德。”
“把舌头伸直了说话。”
“话要想着说,事要抢着做。”
“宽心的话暖三九,伤心的话寒三伏。”
“一个跟头跌在家门口。”
“人拖着不走,鬼牵着飞跑。”
“不到火候不揭锅。”
“创业百年,败家一着。”
“学好一世,学坏一时。”
“筛子再大也挡不住风。”
“天狂有灾,人狂有祸。”
“见钱眼开,容易招灾。”
“白酒红人脸,黄金黑人心。”
“地高水难淹,人正祸事少。”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牛扣在桩上也是老。”
“有钱难买子孙贤。”
“声叫声应,不来也好听。”
“一代没好妻,三代没好子。”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家有黄金万两,不如贤妻一个。”
“三代不读书,等于一圈猪。”
“三岁打娘娘要笑,三十打娘娘上吊。”
“养儿不读书,等于养个猪。”
……
书中的俗语,语言直白、粗犷,然能喚醒沉睡的心灵,能让人听一次记一生,学一句用一世。书中众多金句称之为格言、箴言都不为过,因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金玉良言。历千年锤炼,经今日淬火而成的宝书啊!
俗语一词,始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朴写《西门豹治邺》。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后来,刘向《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民群众中的定型语句。
俗语是在长时间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被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它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的浪花、文化的奇葩、语言的艺术。它在社会制度、世态人情、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它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比喻恰当,形象生动。俗语充满了真知灼见,是对生产生活中人们的智慧与经验的总结,也是具有一定教育意义和极强表现能力的言语艺术。与高雅的名诗名句相比,也并不逊色。
要知道如东俗语形成和发展史,首先要了解如东成陆史、迁徙史。如东,远古时为大陆浅海区,西周时为一块卵形沙洲,称“扶海洲”。其后泥沙不断淤积,逐渐接涨连陆。春秋时期,吴越争霸,夫差“封其民于江淮之间”。越灭吴后,勾践又移民于江淮之境。秦灭六国后,吴王刘濞“招致天下亡命,东煮海水为盐”。东晋,海陆并接,鲁人、客家人杂沓而至。中唐“安史之乱”和晚唐、五代后,外族入侵,中原人避乱入境。明洪武“戍边屯田”“阊门赶散”,移民激增。明建文年间,“燕王造反”,成批苏、锡、镇、宁、云、贵、川人纷至沓来。明清,盐业大兴,扬州、苏南、安徽、山西、陕西、广东等地商贾接踵而至。他们或先期迁入周边地区后再移入如东,或从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直接迁入,或随成批流民迁徙而来,或避战乱、逃荒渐次迁入……
江风海韵的浸染和南北文化与江淮文化的交融,吴越灵韵与楚汉雄风的渗透,形成如东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南黄海人文特色和传统文化,其中俗语就是最大的特色,更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原生态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植被,中华文化的一股劲流。如东俗语具有生生不息的品质,是传统文化的奠基石,永不枯竭的民间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成员和“活化石”,它用活生生的口语词充当主体建筑材料,以最精的素材、最优的手法来完善自己,从而肩负起独特的交际职能。
如东俗语建立在口头创作、格言警语和历史典故等基础之上,往往具有针砭时事、传授经验、警醒世人的作用。使人与人在语言交流中增强开端的气势,让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其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比手法。二是总结人生经验教训,以示后人;突出人或事物特征,述说事理;揭示矛盾、暗示立场、发人深省的用语及修辞功能。三是采用顶针辞格和回环辞格表达手段。四是综合运用双关、对偶、排比、反复等方法调整语义。五是采用情随境迁,褒贬易色;情随境生,从无到有;情随境失,从有到无等来调整语境变化。六是发挥劝谏、称赞、警告等语言表达作用。七是在交际中采用诙谐、形象、通俗、可信性的表达技巧。八是用精神信仰、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制度习俗等传播文化正能量。
如东俗语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蔚为大观,它作为一种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牵挂着乡土,牵连着乡音,牵扯着乡愁,蕴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即丰富的情感教育价值,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价值,勤劳俭朴优良传统教育价值,诚实守信教育价值,社会阅历教育价值,实践经验教育价值,百科知识教育价值等。
王安石曾说过:“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了解如东俗语文化有助于形成丰富的知识体系,领略如东俗语文化兼容并蓄、容纳百川、和而不同的文化精髓,不仅能体会到家乡的风土民情,更能够体会到家乡千年的历史传承。青少年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积淀,了解家乡文化背景,触类旁通、相互裨益,形成丰富的文化知识体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思想深度和广度,还可使历史传承使命的完成。
培养民族意识与厚植家国情怀。通过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来历以及礼节的了解,有益于乡根情怀的形成,避免文化遗产的流失。对农作、气象、人生、人情、志向、敬德、婚恋、齐家、劝学、避祸、方言等习俗礼仪的了解,可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生产生活习惯的培养,形成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激发青少年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人民的情怀。
完善道德品格的启蒙教育。青少年初涉世事本性未受染污,可塑性较强,对于社会尚没有辨别能力。教育作为人性初学的启蒙教育和垫脚石,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于环境的引导,所以家乡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除了对青少年在校教育和技能知识教育,还要注重对青少年道德品格培养。吸收其精华部分并发扬光大。
如东俗语文化历经数千年文明熏陶,已经汇集成一条灿烂的星河,时时散发着耀眼的光辉。他的厚重与精深,无时无刻不散发着一股令人难以拒绝的魅力,总会让人产生一种无名的敬重感。沐浴传统文化的香辉,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新时代的每一个如东儿女,具有深远而特殊的意义,值得借鉴学习、体验感悟,吸取精髓营养、陶冶情操,树立传承和发扬家乡传统文化的责任,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昂扬姿态,勇毅力行开新路,踔厉奋发向未来,不断开创如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