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岸村
“店小二”服务到田头 “外来户”扎根有奔头
□ 曹磊 周霞
掘港街道洋岸村是一个纯农业村。七个薄弱村的合并,让几十年来的“欠账”、“短板”被持续放大,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结构单一,成为制约该村发展的痼疾。为了摘掉“落后”的帽子,壮大集体经济助农增收,近年来,洋岸村积极平整土地、沟塘,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外来种植户,短短两年内,该村家庭农场就发展到7家,流转土地3000亩,大棚面积400亩。
在洋岸村14组的连片种植大棚里,来自安徽的种植户朱林正在采收玉菇甜瓜。他告诉记者,自5月初上市以来,甜瓜的销售就十分红火,而一旁大棚里的西瓜、茄子、番茄也是供不应求,“ 像我地里这么好品质的瓜,他们都找不到货源,每天都有好几批人找我,真的不够卖。最近每天能采收200到300斤,茄子5月上市以后也卖得很好,都是销往上海的蔬菜市场。”
朱林原先一直在上海种菜,两年前,他决定到南通地区发展。洋岸村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和朱林取得了联系,从流转土地到生活起居,事无巨细、贴心热情的服务让他十分感动,“村干部们对我真的太好了,不管刮风下雨,有任何问题都随叫随到,农技员也经常过来,需要什么都是送货到田头,我很感谢他们。”
走进21组的连片大棚,满眼都是鲜翠欲滴的蔬菜,河南种植户胡步章正在查看一周后将要上市的小青菜长势,让他高兴的是:40张棚里的小青菜已经被预订一空。“现在有小青菜、杭白菜和芹菜3个品种,以小青菜为主,从地头上卖是每斤10元,价格蛮不错,预计每亩收入能达到2000多元。”胡步章告诉记者,一批小青菜收获期在一个月左右,一年能卖上八、九批。
胡步章到洋岸村种菜,村干部们齐上阵,帮着他流转土地,找工人盖大棚,甚至为了方便运输,还想方设法修了一条水泥路。“保姆式”的服务让胡步章看在眼里、暖在心头:“村里对我们特别照顾,书记、农技员经常来嘘寒问暖,特别是疫情期间,还打电话找人帮我卖了不少菜,我从家乡出来也有二十多年,这么好的村干部我是第一次见。”
洋岸村党总支书记曹瑞华坦言,村里不仅基础差、底子薄,作为乡村振兴关键因素的民营企业,更是一家都没有。因此,要想摘掉穷帽子,只能向土地要效益。这些年,他们一方面努力向上争取建设高标准农田,另一方面,依靠热情周到的服务,抢抓农业产业发展机遇。“我作为村里的带头人,带领大家致富是我肩上的责任。我们热心服务外来种植户,也是让他们安心把地种好,提高土地利用率,这样不仅能让农户有一份流转收入,剩余劳动力也有了在家门口赚钱的机会,贴心热忱的服务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曹瑞华说。
—— 2023年5月27日刊于江苏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