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挥业主委员会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 薛雨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加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社区中的小区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单元,必须有效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搭建多方参与的平台,形成人人有责,个个参与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业主委员会作为物管小区依法选举产生的群众自治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业主委员会(业委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独特、难以替代
业委会是业主的“娘家”又是办事的“后勤”。维护小区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是业委会的职责之一。业委会是业主大会选出的代表所有业主利益的办事机构,业委会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既要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又要得到广大业主的赞同和认可。城中街道友好社区文峰财富广场业委会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多方支持下,为小区上千户业主办成了十几件实事,解决了小区地下污水外溢、监控不全、高楼装饰掉落、楼顶严重渗漏等业主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加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业委会是物业的“监督”又是小区的“管家”。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是由小区业委会通过招投标方式选聘并与中标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明确服务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的标准、维修资金的使用、服务期限等。业委会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既有监督又有协作关系。业委会要为物业创造宽松的服务环境。小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养护、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管理维护等离不开物业服务。通过物业管理,使居民能安居乐业,城市形象能得到改善。物业服务是否到位,业主是否认可,离不开业委会的监督和协调。对于开发商和前期物业遗留问题较多的小区及物业服务质量不高,物业费收取困难的小区,业委会的监督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业委会是社区的“参谋”又是联系的“桥梁”。小区业委会是在街道社区直接指导下选举产生的,最贴近业主,最熟悉业主,能及时反映业主的诉求。业委会主动担责,为小区的业主解难题办实事,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一方稳定,能解决社区想办而难办的事。业委会将小区主要存在问题及时向社区汇报,通过召开社区、派出所、业委会、物业四方联席会议,解决物业管理的“疑难杂症”。重大事项再向街道、县相关部门反映解决。这样,既为百姓办事、为政府排忧解难,又畅通了政府联系群众的渠道。
发挥业委会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加大业主委员会的组建力度
小区业委会是新形势下基层治理的新型群众自治组织,是推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业委会普遍建立后,能进一步实现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据了解,目前县城有住宅物业的95个小区中,成立业委会的仅有30家,占30%。业委会组建难、开展工作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典型经验,创新工作举措,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业委会工作的推进机制。街道、社区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及时指导、督促召开业主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物业企业的作用,把好“程序关”和“人选关”。从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组织能力、模范履行业主义务的业主中推选业委会的组成人员。退休干部等“五老”人员有威望、有担当、有能力、有时间,是参与小区业委会组建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主管部门加强对业委会工作的指导监督
小区业委会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平台和新引擎。业委会能否规范开展工作,关乎广大业主的切身利益,关乎一方发展稳定。主管部门要指导监督业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工作检查,组织培训交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业委会要配合物业将维修资金使用情况、业主共有部分的经营与收支情况定期向广大业主公示,自觉接受业主监督。业委会作出的重要事项要主动向社区报告。社区党组织要加强对业委会委员的思想道德、作风能力建设。委员要在缴纳物业费、车位费和小区文明建设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注重发挥业委会团队的作用,着眼于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提高广大业主对业委会的信任度和满意率。
县物业主管部门会同社区居委会和小区业委会加强对物业企业的监督管理,提高物业企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小区业委会与选聘的物业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其实质是“业主拿钱买服务、物业服务收费用”。要适应业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引导广大业主树立正确的物业服务消费理念,自觉履行业主义务。服务是否到位,业主是否满意,物业费的收取率是重要的衡量指标。物业服务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使业主感到“质价相符”,值得缴费。物业费是维持物业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来源,对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小区,要充分发挥业主代表、业主中的党员干部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交纳物业费。对收费中的突出矛盾,业委会要配合物业及时妥善化解纠纷。
县物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推进物业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做到持证上岗。注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会同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加强对物业企业履约情况的监管,不断提升物业企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业委会是小区社会治理的“主心骨”。民生问题在小区层面高度集中,相互叠加,相互交织。业委会处于工作一线,直面基层百姓,尤其是开发商遗留问题较多的小区和老旧住宅小区,工作更是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工作十分辛苦,需要任劳任怨的作风、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甘愿奉献的精神。镇(区)街道要把业委会工作摆上社区服务和管理的议事日程,工作上关心、待遇上保障、办事上支持。定期组织考核,年终开展评比。对于工作成绩突出、敢于攻坚克难、业主反映良好的业委会给予表彰奖励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对工作不规范、不能很好履行职责的业委会,建议业主大会依法进行改选或换届。
(作者系县发改委老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