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0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人物
2023年10月30日

那一年,她21岁

□ 冯志明

阅读量:30051    本文字数:3756

 

1946年8月17日下午,阵阵乌云笼罩着如皋县城。年轻的新华社女记者叶邦瑾被蒙住眼睛押往县城东门外刑场,她英勇地昂着头,怒斥敌人:“祖国的河山是人民的,为什么不准看!”“我是为人民翻身做事的,千万人民会替我报仇!”她用尽全力高呼:“自卫战争一定胜利!”“中国共产党万岁!”慷慨就义。那一年,她21岁。

 

雏凤清音 才华初展

 

叶邦瑾,1925年7月8日出生在如东县掘港镇。祖父叶永勤是清末秀才,在镇上颇有名气。父亲叶仲白,在县城中学当教师。叶邦瑾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7岁进县立掘港小学读书。

叶邦瑾的二哥叶邦泉思想进步,将许多进步的革命书刊收藏在祖父的书房中。叶邦瑾常常悄悄进入书房,取出《大众哲学》《西行漫记》等,躲在床上,拉好帐子,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听我妈妈讲,小姨小时候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一直是第一名,进入中学后,成绩也都名列前茅,是有名的小才女。”叶邦瑾的姨侄女、如东高级中学原党委书记樊志瑾说。

在如东高级中学内,一份油印的“初二第一次国文临时测验”试卷印证了樊志瑾的话。这张试卷时间显示是1939年,试卷的右上角写有“叶邦瑾”三个繁体字,学号是162。这是叶邦瑾留下的唯一的文字资料,也是一位14岁女学生勤奋好学、追求进步的一份难得的历史答卷。

试卷中有“解释”、“ 默写”、“ 问答”三种题型,共十八道题。叶邦瑾全部回答正确,没有一个错别字。答题时用的是毛笔小楷,也有行书,字迹秀美。老师在打分时,毫不吝惜地给了98分。

尤其是十道问答题,回答得十分有见地,思想认识可见一斑。试卷有这样一道题:什么是人生派,何人可为代表?叶邦瑾答道:“人生派又称人生艺术派,让艺术之目的在于人生,主张文艺必须有利于社会,有益于道德。托尔斯泰可以为代表。”

有一道题,问:文艺的真功用是什么?叶邦瑾是这样回答的:文艺的功用是无用之用,它关涉于全人生,是全的功用,综合的功用,所以不能把它局限了来说。它的真功用在给人以新意义,新趣味,教人以自然人生的观察法,从自然人生中去领略新意义和新趣味,能把人从厌倦的生活中救出于清新的风光之中。再进一层来说,它是人类生活的滋养料,是教示人生活的良师,有了文艺我们可以扩张乐悦和同情理解的范围,可以使自我觉醒。使人知道人生的秘奥,从种种方面表出人的价值。对于这一回答,老师画了双圈,应该是最高的评价。

试卷中还有一道题,问:文艺作家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叶邦瑾则答道:“文艺作家有着常人没有的敏感,对于自然人生有着炯眼,一切进步的第一声往往由文艺家喊出,然后由哲学家加以研究,政治家加以改革,终于造成了实际的真相。”这个回答涉及到政治改革,非常有深度,真不敢相信这样精辟独道的论述出自一个只有14岁的女学生之手。答题时,叶邦瑾还列举了郑板桥的诗,易卜生的《傀儡家庭》和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等等。很显然,这些书和诗她都是读过的。

 

投身革命 砥砺前行

 

卢沟桥事变后,抗日的烽火在全国燃起。在偏僻的滨海小镇掘港,叶邦瑾满怀爱国热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40年10月,新四军到达掘港,叶邦瑾与家人和同学一起夹道欢迎人民军队进驻县城。此后的日子,只要一有机会,她就去找部队的女同志,与她们聊天交心。驻掘港新四军民运工作队也很快发现了这个追求进步的小姑娘,并精心培养这个革命的好苗子。两个月后的一天夜里,叶邦瑾和另外一名女同学面对鲜艳的党旗,举起右手,秘密地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革命的解放事业。

入党后的叶邦瑾,迅速地投入到热火朝天的革命斗争中。1941年春,日军占领掘港,新四军和如皋县党政机关决定转移到农村去。作为新党员的叶邦瑾也打报告要求去农村做农运工作。当时,家里人觉得她不到16岁,劝她等初中毕业后再去。但叶邦瑾坚定了去农村的决心,说服父母,打起背包,和同志们一道踏上了转移的征程。

在离掘港20多公里的丰利乡下,叶邦瑾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动员群众参加新四军,支援抗日前线,很快成为民运工作的骨干。“她头上扎花毛巾,身上套粗布衣,脚穿圆布鞋,俨然一副村姑的模样。她在贫农家生活工作,喝粯子粥,睡破席子,蚊虫叮咬爬虱子,从不叫苦叫累。”这是她父亲在一次探望她回家后告诉家人的话。那一次,叶邦瑾由于过度劳累病倒了,父亲叶仲白冒着危险赶去看望。当他看到女儿躺在床上,周围不少农村妇女给她洗衣做鞋、端茶送饭,将自己舍不得吃的花生、鸡蛋送到她的床前时,他流下了眼泪。女儿在战争的洗礼中长大了!

1943年4月,日伪军对我苏中四分区进行残酷的“清乡”,构筑起了数百公里的竹篱笆。这条封锁线,不仅限制新四军的物资运输,而且变成了“人民群众的死亡线”。时任丰西区委委员的叶邦瑾,带领同志们穿梭在岔河、马塘、丰利一带,一次次烧掉日伪封锁线上的竹篱笆。群众们说,哪里有火光,哪里就有叶邦瑾!

7月1日夜晚,新四军一师的部分主力部队主动出击,火烧竹篱笆。叶邦瑾率领行动小组,配合主力部队,一起烧毁绵延数百里的竹篱笆,彻底打破日伪封锁线,全面拉开苏中军民“反清乡”的序幕。《解放日报》称赞此举为“辉煌的英勇奇迹”。叶邦瑾任组长的行动小组在这次战斗中,荣获“模范中心组”的光荣称号。

1944年春,叶邦瑾奉调担任如皋城东区交通站站长,化名胡明俊,以“三姑娘”的代号开展工作。这是苏中总站第一干线上的重要大站,是沟通苏中区党委和第三、第四地委的咽喉。交通站共10人,平时分别隐蔽在老百姓家中。她和交通员们一道,随时分析敌情,研究交流交通站工作经验,巩固老交通点,开辟新联络点。有一次,丁家所附近的联络点出了问题,叶邦瑾了解到当地一个伪乡长有一点爱国思想,决定孤身前往做思想工作。当天,她徒步20多公里,赶到伪乡长的住所,向他宣传抗日爱国的道理和新四军的政策,并转告他在我方亲属的安全情况。经过耐心的说服,这个伪乡长终于愿意为新四军的交通站提供方便,使这个联络点得以保存下去。

1944年夏天,叶邦瑾升任如皋交通站副站长,领导串场河两侧半公开的交通站和秘密交通站。她和交通员、民兵一起,战斗在掘港、马塘、岔河、双甸等地区,布置检查工作、传递党内文件、护送来往人员,一次次的生死考验,一次次出色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为新四军打击敌人、团结群众一致抗日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华英烈 浩气长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组织上调叶邦瑾到新华社苏中分社一支社当战地记者,并决定派她到华中一地委党校学习。那年她20岁,原本准备结婚的她二话没说,撂下婚事去党校报到,学习结束后就到苏中分社一支社开始新闻工作。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叶邦瑾采写了不少关于反映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斗争的稿件。

新华社苏中分社一支社设在如皋城内,与《江海导报》报社合一,叶邦瑾是这支革命新闻队伍中的年轻一员。当时,新华社记者除了做新闻采编工作外,还兼做社会工作,叶邦瑾主动报名要求参加土改工作团,被委任为地委土改工作团如皋柴湾组组长,兼柴湾区委委员。

柴湾西部的复兴乡三联村,反动势力猖獗,本来组织上安排叶邦瑾到形势较好的柴湾东北部工作,可她主动要求到工作难度较大的柴湾西部三联村去。她说:“干革命还拣什么地方?哪里有困难,我就到哪里去!”毅然与胡义昌、杨忠志组成“西挺组”,由她任组长,带领工作队员进驻三联村。

由于叶邦瑾有丰富的农运工作经验,又善于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征粮、土改工作取得节节胜利。对于这位在如皋已颇有名气的革命“三姑娘”,敌人自然恨之入骨,扬言,谁抓到叶邦瑾,赏黄豆十石;谁知情不报,就以通新四军革杀勿论!

1946年8月9日傍晚,叶邦瑾和胡义昌在“翻身组长”杨玉琴家中开群众会,由于坏人告密,敌人分三路扑来。叶邦瑾在组织群众安全撤离后,突然想起在群众中家中养病的新工作队员陈文龙,她顾不得自己的安危,返回去找陈文龙,不幸被四面包围过来的敌人逮捕。

在被捕后的一个星期时间里,敌人对叶邦瑾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一次次鞭抽吊打,“灌肚肺”“坐老虎凳”,用烧红的铁丝戳进她的乳房,叶邦瑾一次次昏死过去,但她始终坚强不屈。无计可施的敌人,残忍地将叶帮瑾杀害了。禽兽不如的敌人还割掉她的双乳和耳朵,剖开她的胸膛,挖走她的心脏,抛尸于荒郊野外……华中野战部队和新华社苏中分社一支社的同志们无法抢回叶邦瑾的尸体。当地老百姓在敌人“格杀勿论”的禁令下,也不能靠近她。当天夜里,在一片漆黑之中,几位素不相识的贫苦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含泪在自家的小块田里,埋葬了叶邦瑾的残尸。

北有刘胡兰、南有叶邦瑾。年仅21岁的叶邦瑾壮烈牺牲后,新华社延安总社全体同志悼文刊登在《解放日报》上,并电发各解放区。延安的电文说:“电悼叶邦瑾,学习她坚贞不屈的精神!”“叶邦瑾真不愧是共产党员与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模范。”范长江特地给叶邦瑾的亲属发了唁电。新华社发表了消息《女记者叶邦瑾同志惨遭蒋军杀害》。为纪念这位人民英雄,新中国成立后,如皋县将叶邦瑾被捕的柴湾三联村,改名为“邦瑾村”。

 

 

后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今年八月,应如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扶海丰碑》专题摄制组之约,我们沿着烈士走过的路,追寻先辈留下的足迹,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重温入党誓词,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决心。感谢叶邦瑾烈士的姨侄樊泽兵、姨侄女樊志瑾,以及如皋市烈士陵园、如东县烈士陵园提供了大量史料。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