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6年05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16年05月30日

5700亩耕地 800座散坟

江安村迁坟工作为何难开展?

□ 记者 周雨霁 驻镇记者 张敏

阅读量:7147    本文字数:1498

栟茶镇江安村是远近闻名的无户种植村,全村土地流转面积占据了耕地的98%,村容村貌也因此焕然一新。然而,村党支部书记杨幸正在烦恼新的问题:散落在全村5700多亩农田里的800多处散坟,严重影响了机械作业效率,并屡次发生“扒坟”事件,麻烦不止。同时,村干开展“迁坟”工作难,难在哪里?是农民思想封建,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在江安村的钱涌家庭农场,记者看到这样的场景:机声隆隆,两台大型收割机正在麦田里来回穿梭,颇为惹眼,但却时不时要“绕道而行”。家庭农场负责人王钱勇说:“一些散坟导致机器过不去,无法连片作业,就只能采用人工收割,成本是机器作业的两倍以上。”大型机械作业大大提高了田间工作效率,但散落在田间的散葬坟墓给机械作业带来的难题却迟迟不能解决。

在王钱勇承包的3000亩地里,散葬坟墓就有400多座。影响作业效率、提高人工成本不说,更严重的是,由于新型机械耕作深度达20到30公分,因此,在一些坟墓年代久远的田块,时而会不小心将农户的祖坟损坏。“季节性的耕作,一天都不能耽误,耽误时间的话将影响我们整体进程。”王钱勇为了不耽误耕种时机,承包户和村里只能满足一些农户的无理要求。

这样的难题困扰的不仅是种植户,村干们也因此伤透了脑筋。从2010年至今,江安村的土地流转面积覆盖了全村98%的耕地,涉及到的坟墓超过800座,有的田块面积10亩地不到,坟墓倒有20多座。至今,这类“扒坟”矛盾纠纷已发生了10多起,成了村里一项不小的开支。

与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大量散葬坟墓相比,江安村多年前规划的两处公墓内却是一派萧条景象,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10年建立的江安公墓占地14亩,计划建墓2000座,至今只建了50多座,使用率不到5%。杨幸坦言,由于当地的风俗习惯,目前,公墓从管理到使用情况都不理想。

将过去乱埋乱葬的散坟进行统一搬迁,规范管理,腾出土地资源,并方便大家祭扫。在去年的全镇党员冬训期间,杨幸就率先提出“迁坟”一说,鼓励村民将祖坟集体迁出。但为何这项工作至今难以推进?是农民思想封建吗?其实不然,杨幸告诉记者,3年前,村里规划村民集居点,涉及到了多家农户的祖坟搬迁工作,在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后,迁坟工作出乎意料地顺利。同时,记者在江安村随机采访时发现,对“迁坟”一事,村民们普遍持积极态度。杨幸告诉记者,大概90%以上的农户是能够支持迁坟工作的。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个散户自己迁坟,每户费用大概在2000元。而如果村里集体安排、统一组织,每户迁坟费用只需500元,全部迁出需要40万元左右。虽然村民费用大幅减少了,但这笔费用从何而来却成了难题。资金不足、舆论氛围未形成,这些都成了阻挠坟墓整治工作推进的一系列难点。“去年,村里引进了蔬菜种植大户,准备流转土地1000多亩,最终还是因为田地里坟墓太多没谈成。”杨幸举例说。如今,随着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散落在田里的坟墓成了江安村发展现代农业的绊脚石。

记者手记

坟墓迁不走,土地就不能连片使用。作为全县首个无户种植村,江安村遇到的难题在当下或许是个例,但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这一趋势的不断升温,将来,“墓地占耕地”的怪现象却很可能继续出现。

农村墓地对土地的过多占用一直是很多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落伍守旧,常伴有“落叶归根”的想法及一些迷信思想,并且缺少对村民的思想引导,疏于把关,不予重视。

当下,要想改变“墓地占耕地”现象,需要从制度入手,更要从力度入手;需要从干部入手,但更要从村民入手。强力推进殡葬工作,实际上是在和传统观念作彻底决裂。一旦形成了“绿色殡葬”的舆论氛围,村干部只要做好上级引导和社会舆论之间的角色配合工作,给村民讲道理、说政策势必会更容易被接受。再加上适当的政策资金补助,“墓地占耕地”怪圈才能彻底破除。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