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5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如东记忆
2024年05月23日

崇武海战一老兵

——访指挥艇雷达兵刘启明

□ 任乃朋

阅读量:1070    本文字数:3232

刘启明(右)向本文作者讲述崇武海战经历。

 

 

国家从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69年来,如东县应征入伍到海军舰艇部队当兵的各界青年战士不计其数。他们告别父母亲人与故土,守卫着神圣的万里海疆,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

在他们中间,有人参加过历次海战,用枪炮鱼雷和各种神威导弹打沉、打伤过敌人的军舰,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不朽战功。

在我老家苴镇旁边的长沙乡四桥村有一位从苴镇政府退休的海军舰艇部队转业老兵,名叫刘启明。 我作为1954年底国家征集补充兵源参军的首批义务兵,一提起刘启明这个名字,尽管是家乡邻居,但从未谋面,然而对他怀有深深的敬佩之情,相见恨晚。他参加过崇武海战,在海战中火线入党提干,并荣立—等战功。

听说他在部队参加打仗的英雄事迹,我就不停地打听这位转业军人的下落。40年过去了,终于在今年4月23日,海军成立75周年建军节时,原掘港镇海花碑酒厂党委书记施国庆告知战友刘启明手机号码,这才第一次与他取得联系。4月28日,请施国庆和我一起去刘启明家看望和采访。

我们在他家门前下车时,刘启明眼闪泪光与我们热情握手,互致问候。他脸形消瘦、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背不驼,昂首挺胸,依然充满革命军人的朝气。他老伴笑嘻嘻介绍说:“他在家里养老,待遇不低呀,我是他的贴身保姆,两个姑娘、女婿是钟点工,衣食住行都有人照顾……”

这天午饭后,刘启明把崇武海战日记、一等功证书和奖章,与上级首长接见时的合影等资料捧了出来,声情并茂地给我讲述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

1965年11月13日深夜至14日凌晨,中国人民人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一部与台湾国民党军舰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以东海域,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海战,被称为崇武以东海战。

11月13日13时20分,国民党军“永泰”号猎潜舰率领护航炮舰“永昌”号从澎湖岀发,妄图窜犯福建沿海地区。

这两条敌舰一进入我海军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就被发现。海军福建基地指挥所,立即以6艘护卫艇、6艘鱼雷快艇组成紧急突击编队,另派588、589等4艘护卫艇行进至崇武以东海区担任警戒和海上救援。

在人民海军16艘舰艇组成的突击编队航行序列中,排在最前方的第一艘护卫艇,排水量150吨,舷号573,是这次海战的指挥艇。中央军委任命海军福建基地副司令员魏恒武担任总指挥。

从国内外任何一次海战的胜利经验说明,军舰不论大小,必须要有一位作风过硬、专业技术高超的雷达兵是关键之一。

这艘指挥艇上的雷达兵名叫刘启明,1960年8月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长沙乡四桥村应征入伍,到上海吴淞东海舰队训练团四大队,专门学习操作雷达各项技术知识,一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海军福建基地平坛42755部队二中队573号护卫艇担任雷达兵。

刘启明工作的雷达室面积将近一平米。距离驾驶室隔两个舱,作用很重要,打起仗来,就是指挥员的千里眼、顺风耳,也是艇上的“总机室”。

11月13日下午5点多钟,停泊在平坛岛东敖渔港的573指挥艇艇长钱克明拉响紧急战斗警报!所有战艇开机等待,全体战斗员各登战位,随时准备向崇武以东作战海区进发。

这时573指挥艇的抛锚缆绳系在渔港码头海边的“水鼓”上,岸上的通讯电缆也只能与“水鼓”相连,雷达室将电话线连接在“水鼓”电缆上,解决了指挥艇与陆上电话联系问题。

这天晚上6点多钟,周恩来总理从北京中囯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指挥室给573指挥艇雷达室打电话。周总理大声说:“我是周恩来呀,请你叫魏恒武接电话!”刘启明一听是周总理,激动地回答:“好的首长,请稍等,我马上喊他接电话”。说罢便“打飞脚”跑到驾驶舱总指挥室大声喊:“周总理叫你接电话!”魏总指挥正在给参战艇艇长、指导员布置作战任务和具体方案,实在抽不开身。“小刘!快去告诉总理,说我正在进行战前动员,你把总理的指示一句不落地记下来,写在纸上交给我”。刘启明立即回到雷达室,一手拿话筒,一手拿笔,把周总理的指示认真地记录下来:“今天的战斗任务,是蒋介石的(永昌)、(永泰)号侵犯我崇武以东渔区,要求全体官兵按照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宁断一指,不伤十指,要集中火力先打一艘,发扬我军善于近战、夜战,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一定要打好这一仗!”

这次海战由573指挥艇打头阵,率领16艘护卫艇和鱼雷快艇穿风破浪,急驶海战区。雷达兵刘启明两眼紧盯荧光屏,警惕地搜索目标。这时,风浪越来越大,艇身颠簸不停,晃得刘启明头晕目眩,胃子阵阵难受,直吐黄水。这时,他想起编队总指挥魏恒武在出发前对他说的话:“小刘,加紧观察,提前一秒发现敌舰,胜利就多一分把握!”高度革命责任感在激励着他,使他斗志更旺盛,精力更集中。突然,荧光屏上岀现两个只有针尖大的亮点一闪,他“唰”地把扫描线往上一压,增加亮度,两个目标,一前一后,在雷达屏幕上有节奏地跳动着——这就是两艘敌舰。“该死的东西,看你往哪里逃!”刘启明死死抓住目标,立即用扩音器大声向指挥台报告:“右舷×度,××浬, 发现敌(永)字号两舰!”总指挥命令:“咬住它,别丟掉!”刘启明坚定有力地回答:“是!”

指挥艇在雷达精准指引下,率先冲向敌舰,后续艇只相继而上,一场激烈的海上夜战打响了!

时间在不停的消逝,刘启明在雷达室里连续工作四个多小时,他双眼紧盯雷达屏幕,难得眨一下,长时间观察目标感到很吃力,但仍坚持严密监视每一个目标的活动情况,他想:“这是关键考验时刻,一定要争取最后胜利!”

“敌舰在什么方位?距离××浬?”刘启明随问即答,连续不断向指挥台报告目标方位、距离等数据100多项无一差错,使战艇始终保持严整战斗队形,冲向敌舰,直到把“永昌”号敌舰击沉,他才舒展了一口气。

刘启明这种顽强战斗精神和过硬技术本领,在紧要关头起到重要作用,出色完成了战斗任务,战后由战场编队总指挥提名,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火线提拔为海军福建基地平坛42755部队二中队573护卫艇副艇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荣记一等功。

由海军福建基地16艘战艇组成的编队,以猛烈炮火,进行紧追猛打!经过近两小时激烈战斗,取得《永昌》号舰指挥舱被击中起火,在爆炸声中沉入海底,同时击伤敌大型猎潜艇《永泰》号,活捉9名俘虏的重大胜利,写下中国海战史上小艇打大舰的又一实际战例。

1965年11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亲临福建前线看望凯旋的参战部队官兵,并参加福建军民祝捷大会。

他告诉大家说,周恩来总理在崇武海战当天,自始至终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指挥位置上,关注着整个战斗进程,直至14日凌晨,由周总理亲自签发新闻战报后才离去。

11月26日,周总理在接见崇武海战有功人员代表时,与指挥艇雷达兵刘启明等有功人员坐在一起亲切交谈。他说:“大家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胜不骄,败不绥,同心协力去争取新的胜利!”

战斗结束后,周恩来总理、罗瑞卿总参谋长亲切接见了英勇善战的588艇有功代表,赞扬他们打得快、打得狠、打得好。1966年2月3日,福建基地588艇获得国防部授予的“海上猛虎艇”光荣称号。

崇武海战573指挥艇全体官兵在总结为什么小炮艇能击沉美制蒋军大军舰时,大家自豪地说:“咱们有刘启明海上千里眼”。

但是,刘启明却谦虚地说:“天下没有翻不过的高山,世上没有攀不上的险峰,锐利的刀刃是磨出来的,过硬的功夫是苦练出来的”。实战中,他在荧光屏上发现一个模糊小亮点,一前一后在闪动。刘启明从目标的方位、距离和运动规律上,立即判断这就是敌舰,并判明舰型,为此次击沉敌舰创造了条件。平时,为了熟悉海域的每一处特点,他都要不停地反复看,不断地画,不断地记。每次出海,不管风吹浪打,他都坚持苦练。因而海区里的每一块礁石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仅凭记忆,就能迅速画出一张海区图。

有的港口航道狭窄,暗礁遍布,沙滩多,海底浅,雷达要在这里进行导航,真是一个难攀的险峰。有的人一见这种地方就摇头,刘启明不是这样,他说山要经过艰苦攀爬才能踩在脚下,真理要靠反复实践才能逐步认识。结合平常训练,经过较长时间试验,终于研究出狭窄航道雷达导航的最佳方法,受到上级表扬和嘉奖。

在采访结束时,刘启明讽刺性地提醒台湾个别掌权者和少数外部势力长点记性,如果你们当面是人,背后是鬼,说一套做一套,胆敢再派舰艇到台湾海峡兴风作浪,必定会与60多年前来犯的“永昌”号一样,难逃葬身海底的可耻下场。

 

 

(如东县老区促进会城中街道分会供稿)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