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6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范堤潮
2024年06月11日

端午之美

□ 孙同林

阅读量:3853    本文字数:1465

节日的美,都有其独特之处。

传统节日端午,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赛龙舟。地处南黄海边的如东古镇栟茶,举办过好几届端午龙舟赛,其时,一河两岸早早集结了许多等候观赛的人群,宽阔的河面上彩旗招展,龙舟赛还没有开始,现场已经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看一条条龙舟上,参赛者们穿着统一的彩色服饰,看上去生龙活虎,神气十足,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整装待发。“叭——”,随着一声发令枪响,只见龙舟上的汉子们一齐挥动起船桨,他们动作整齐划一,快捷有力。站在船头上的汉子,赤裸着上身,手挥旗帜,嘴里大声喊着口令。再看龙舟尾部的擂鼓男子,几乎要把大鼓擂破,“咚!咚!咚!”,鼓声由慢到快,最终如雨点般敲击,鼓声令人震撼,给人力量。

急促的鼓声,驱使参赛者们更为投入,他们一个个把身体压得很低,凝神屏气,和着鼓点,奋力划动船桨,一条条龙舟如离弦的箭向终点冲去。河边上拉拉队的人群,站在岸边为自己的队伍鼓劲加油。河面上,水波被激起,哗哗地拍打着河岸,似乎是在为赛场助威,一条条龙舟你争我赶,仿佛一条条巨龙在水面上腾飞。

观看龙舟赛时,看高昂着头独具神韵的龙舟,仿佛一条条吸饱水的巨龙,昂首傲视着世间的一切。感觉这龙舟就是从远古驶来,它们穿越千年,承载着古典文明,饱含着昂扬力量,正驶向现代,驶向未来。

端午节的传统美食粽子,是节日的一大看点。“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还记得儿时端午节前,母亲早早就把糯稻拿到碓上舂。舂糯稻比舂粳稻难多了,糯米比粳米舂得白,舂得精,这样,裹出的粽子才白,才黏,才香。母亲会“骗”我们帮着踩碓舂糯米,“多踏两脚,吃好粽子。”糯米有了,母亲又下到河滩上采芦苇叶。芦苇叶要采嫩的,阔大的,裹成的粽子才好看,才标准。母亲采芦苇叶的时候,我们就钻到芦苇丛里玩,用芦苇叶做哨子,吹出呜呜的哨音,吹出端午节的乡村风情。

看母亲裹粽子是儿时端午节的一大乐事。母亲把淘得雪白的糯米放在簸箕中间,旁边是青绿的芦苇叶和用于捆扎的玉草,刚用开水氽烫过的芦苇叶,上面还冒着热气,发出特有的香气。母亲比较擅长裹插箬粽子,插箬粽子要一张芦苇叶一张芦苇叶地插,去裹,裹出的花式如同发辫上的花,很好看很亲切的样子。我们看看母亲手上的粽子,再看看母亲的脸,我发现母亲裹粽子的时候,眼眼中充满了平和、温馨和快乐。

母亲裹粽子的时候,我们几个孩子都坐到她旁边,眼巴巴地盼啊,等啊,心里想着什么时候才能把粽子吃到嘴里。粽子终于下锅了,我们就又守在锅台边。尽管粽子这时还没有熟,但空气中已经弥漫着粽子香味了。

端午的早上,在锅里煨了一夜粽子终于熟了,软了,糯了,我们急切地解了玉草,脱了箬叶,糯米亮晶晶的,赤豆或花生米红红的,好看极了。蘸上糖,咬一口,那滋味,甜甜的,软软的,糯糯的,滑滑的。心里的那个滋味呀,真是没法言说。

每年端午节的粽子,都是最馋人的回味。

端午时节,人们忆屈原,念《离骚》,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饮黄酒,享受着节日的祝福与美食。父母们为孩子挂百索、戴香囊,取其避邪驱疫之意……何为端午?端午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是一种虔诚的祈祷;端午节不仅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更有着普通百姓劫毒驱邪避疫的良好愿望。

端午时节,有好友发来祝福:“端午节,我用幸福米、开心果、美丽豆、发财枣、美满仁、如意蜜做成粽子,以无忧水煮后,送给你,愿你的生活像它一样有滋有味!”节日意味着牵挂,意味着祝愿。

中华文明,绵延上下五千年。人们一辈辈用各种形式将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它镌刻着时代的烙印,也承载着人们的殷殷祝福,我以为,这就是端午节美的所在。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